龍騰四海研究室
專業從事電動四輪車、電動汽車的開發、研究、設計。歡迎各汽車生產、研發部門來電咨詢。
在中國如果要讓轎車進入家庭,又不至于對環保造成太大壓力,僅靠提高燃油汽車的排放標準是不現實的。
首先,燃油小轎車的致命弱點是燃油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尾氣污染問題。美國人的小轎車是平均1.5人一輛,卻消耗了中東地區三分之一的石油。中國現有人口13億,未來將穩定在16億,將是美國人口的6倍;目前中國年進口石油已達7000萬噸!如果中國人擁有的小汽車達到美國的平均水平,那么每年僅進口石油一項的開銷就將是國家財力難以負擔的。
其次,中國人的人均居住空間約是美國的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也就是說對尾氣污染的承受量只是美國的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現在北京市的大氣污染源中,燃油燃氣機動車的尾氣污染已由過去的占總量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盡管北京在不斷嚴格控制燃油燃氣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但是再嚴格也無法使機動車尾氣排放達到人類理想狀態的零。北京市現有機動車180萬輛,這一數量還將會高速增長,積少成多,如果對這一巨大的污染源不加控制的話,到2008年,北京的“綠色奧運”就將是一句空話。
但是電動車則完全不存在這些問題。電動車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并且污染零排放,是機動車未來的發展方向,世界發達國家都在紛紛開發研制。
電動汽車結構簡單,只有電路和機械系統,設計、生產工藝相對較簡單,維修保養費用也較便宜。而傳統的燃油機動車和新型的雙燃料、混合動力車都要多增加一至兩套系統,不僅增加了成本,同時這種油路、電路系統的混合,也降低了車的安全性,增大了維修保養的難度。
據科技部的專家說,作為“863”計劃的十大重點項目之一,在今后的四五年中,中國將投入近10個億來攻關電動汽車技術。在“2002年中國科技產業論壇”上,科技部有關人士強調,國家將下大力氣來發展電動汽車,這一技術的重大突破很可能就發生在中國。據了解,國家在電動汽車的前瞻性研究上要拿出近10個億,跟進的民間資本也將有20至30個億。由于歐美、日本曾在這一項目上投入了100億美元,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萬鋼說,國家立項電動汽車是冒著巨大風險的,但風險大,收益才大。否則,我國的汽車工業無法趕超世界水平。
科技部有關人士表示,在中國市場上開發電動汽車比歐美市場有優勢。在歐美市場,傳統汽車已經有上百年的生產歷史,發展慣性很強。雖然能源問題時時困擾著他們,但讓他們退出傳統汽車的生產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中國則沒有這樣的情況,轉型相對容易得多。而且我國在傳統汽車開發生產中,技術劣勢很難在短期內改變,電動汽車則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是最有希望改變我國汽車工業落后局面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