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東風的強勁吹拂下,江蘇省東臺市的制造業轉型升級故事正于一個個企業車間里生動上演。作為東臺產業強市戰略的標桿案例,江蘇磊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磊達集團”)的蛻變軌跡,恰是這座城市制造業華麗轉身的一個縮影。
走進東臺磊達鋼簾線有限公司(磊達集團全資子公司,簡稱“磊達鋼簾線”)的車間,濕拉機的轟鳴聲不絕于耳。一條價值800萬元新上馬的智能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將公司的鋼簾線年產能推向33萬噸的新高度。這家企業,曾從磚瓦廠轉型水泥廠,如今又跨界進軍鋼簾線領域。其“壯士斷腕”式的決心,體現在了百億級別的技改投入上,這正是東臺企業家“敢破敢立”精神的生動寫照。
“集團進軍鋼簾線產業,就是看準了智能化改造和先進技術的力量,我們要生產高強度、高精度的產品,成為國內重要的子午線輪胎骨架材料供應商。”磊達集團黨委副書記韓恒桂介紹道。
在車間一角,意大利進口的中頻爐正進行著精準控溫。通過獨創的熱處理工藝,原本直徑5.5毫米的盤條,被拉伸成僅有0.9毫米,卻擁有2200兆帕抗拉強度的胎圈鋼絲。這種用于高端輪胎骨架的關鍵材料,正成為磊達鋼簾線開拓國際市場的新利器。
“通過持續優化熱處理工藝和鍍層技術,我們實現了質的飛躍。”磊達集團鋼簾線公司副經理徐偉站在高速運轉的生產線旁,指著正在加工的鋼絲自豪地說。
如今,企業的胎圈鋼絲年產能已成功突破10萬噸大關,日均穩定發貨量更是達到100噸。正如磊達人所言,“把一米寬的市場做到百米深”。從鋼簾線、鍍鋅鋼絲、膠管鋼絲、鋼纖維到如今的胎圈鋼絲,磊達鋼簾線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與創新,其產品版圖正不斷擴張。
“磊達集團作為民營企業,多年來一直是東臺市工業企業的一面旗幟。”東臺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前四個月,磊達鋼簾線總銷售額高達14.2億元,同比勁增107%。其中,新投產的胎圈鋼絲產品貢獻了“半壁江山”,并且已成功打入國際一線輪胎品牌的供應鏈體系。
從傳統產業到高端制造,從國內市場到國際舞臺,磊達集團的轉型之路,不僅展現了企業自身的魄力與智慧,也折射出東臺制造業在政策引導下,通過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正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輪胎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