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華,1967年出生,研究生學歷,材料工程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江蘇天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水泥企業優秀總工程師等榮譽,2009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渠華自1988年至今一直在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30年來主要從事水泥生產技術與管理工作、水泥新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水泥新技術新工藝的創新研究及應用、新建水泥生產線項目及企業技改項目的建設及調試生產。主持完成了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線、危廢處置等大型項目建設。她始終致力于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創新及推廣應用,為水泥產業節能降耗、綜合利用、綠色環保做出了重要貢獻。
1.勇于創新引領行業技術進步
首創將原生態生活垃圾進行分選預處理工藝技術路線。針對國內復雜的城市生活垃圾特點,2011年作為技術負責人與中材國際合作,在國內首創了將原生態生活垃圾進行分選預處理工藝技術路線。通過預處理技術,將其分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并根據水泥生產系統接納控制要求,將可燃物加入分解爐作為替代燃料,不可燃物加入生產粉磨系統作為替代原料,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可節約標煤10kg/t熟料,提高發電量4kw.h/t熟料。2012年建成了溧陽天山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450t/d城市生活垃圾示范工程,在實驗室成果向工業化生產轉化過程中,解決了大量技術難題。自2013年至今,累計協同處置溧陽市城市生活垃圾77萬噸,節約標煤10萬噸,是國內單條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量最大的生產線。2014年1月,經過中國建材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項目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技術已在國內得到推廣應用,并且其中很多改造項目經驗已作為標準進入了后續的項目設計及建設中。2015年該項目獲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研究開發出雙動態選粉機聯合粉磨系統工藝。2013年作為技術負責人與公司技術團隊突破現有的水泥聯合粉磨系統,研究開發出雙動態選粉機聯合粉磨系統工藝,實現了提產降耗。年可節電720萬度,節電成本430萬元。實現了單臺水泥磨臺產290-300噸/小時,年產水泥200萬噸的粉磨能力,在國內水泥粉磨界引發轟動,并迅速在國內水泥企業中推廣應用,國內各大水泥設計院也在項目設計中采用了這一技術方案。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該項目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16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5年進行了窯灰超細粉入分解爐的研究應用。針對水泥窯的窯灰超細粉問題,組織研究解決了窯灰超細粉對窯尾喂料系統及預熱器一級筒分離效率的影響。該項目獲中國建材集團技術革新一等獎、中國建材聯合會技術革新三等獎,并獲得國家專利。
確定了溧陽天山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技術方案。2016年多次組織技術方案論證,使該項目成為國內唯一一條5000t/d水泥窯同時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危廢量最大的生產線。自2017年投運后,累計處置危廢5萬噸。
進行水泥新產品研發。近幾年主要研發生產了低堿水泥、緩凝水泥;為適應未來對特種水泥、專用水泥的需求,組織研發了核電水泥、高抗硫酸鹽水泥,各項指標達到國家標準,作為企業新產品的技術儲備。
組織廢渣作為水泥混合材的實驗研究。針對玄武巖廢渣、轉爐渣、鋰渣粉作為混合材,改性磷石膏、脫硫石膏的使用,經過反復的小磨實驗、大磨中試、混凝土試驗,取得了成功,達到節能減排、循環利用、降本增效的目的。
2.利用新技術實施節能降耗技術改造
2015年對生料磨循環風機、窯尾高溫風機進行改造,采用高效風機,電耗下降3kw.h/t生料。
2019年2月對三代篦冷機改造為四代篦冷機,噸熟料冷卻電耗下降2kw.h/t,熟料溫度下降50-70度,發電量提高5kw.h/t,改造效果顯著。
2018年針對煤立磨臺產低、細度粗、對煅燒系統影響大等問題進行提產改造,使煤磨提產幅度達到30%。
2018年按照江蘇省政府關于水泥窯企業到2019年6月30日前粉塵排放小于10mg/Nm3、NOx排放小于100mg/Nm3的要求,作為技術負責人,經過組織調研確定技術方案,采用低氮燃燒方案脫硝,NOx排放在86mg/Nm3,電收塵改造成袋收塵器,粉塵排放小于10mg/N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