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期 目 次
生產技術
雙閉路內循環半終聯合粉磨工藝的成功應用 朱順明(1)
商砼站廢料循環利用技術與綠色建材創新 席雙雙(4)
鐵路小型構件材料聯合建廠規模化生產應用 劉磊(7)
新型材料
鋼渣灰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 管晨舒(10)
氣凝膠材料在建筑節能領域的應用與優化
肖自為,馬源,李金林,等(12)
混凝土橋梁防撞墻表層防護用雙組份氟碳涂料體系應用研究
李后川,張武興,張興明,等(14)
混凝土超疏水涂層制備及防冰性能表征研究進展
蔣袁圓,戈雪良,段宇煒,等(18)
雙碳目標下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研究 劉喜強(21)
細骨料中輕物質含量對聚羧酸減水劑分散性能的影響 蔣曉衛(24)
不同晶型的納米TiO2/SBS改性瀝青膠漿性能對比
賀征豪,郭運榮,張越,等(27)
特種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 吳昌昆(30)
試驗研究
鐵尾礦協同麥秸桿與外加劑制備新型生態路面磚的耐久性研究
周永娜,周廣碩,侯全新,等(33)
高溫環境調整減水劑降低混凝土坍落度經時損失研究 安宇(37)
氯鹽環境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牛龍龍,李海峰,張士萍,等(40)
基于高速光學成像原理評價建筑物承載力試驗方法的研究應用
王振東,席龍,代平國,等(42)
翼邊型預應力混凝土板樁抗彎性能研究葛明明,李永波,章樂遠(45)
爐渣-鈦石膏基發泡輕量土配合比設計及性能研究
牛立可,陳俊瑋,陳朋,等(48)
建筑材料燃燒熱值測量不確定度的B類評定分析 單剛(51)
內約束對膨脹劑在補償收縮混凝土中變形特性的影響 朱杰(54)
爆破與地震作用下礦巖質邊坡穩定性數值模擬研究
陳亮,韓映煒(58)
機場跑道混凝土特性剖析與檢測要點 史佳佳(61)
土工格柵加筋材料循環剪切性能及影響因素試驗研究 孔金標(64)
磁法探測地下管道材料中的應用研究 孔詩羽(67)
規劃設計
既有工業建筑空間規劃改造設計 何麟(70)
高性能纖維混凝土在公路橋的應用設計 蘇碧第(72)
關于建筑施工圖設計過程中的防水研究 韋寶(74)
全要素視域下貴州省國土空間規劃 張學(76)
高速公路服務區與收費站供配電系統設計 王瑜(78)
建筑空間設計適應性研究 孫倩彤(80)
BIM+GIS技術在市政工程設計中的應用 王霓娟,楊建宇,周棟,等(82)
高層住宅中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優化設計 郭曉明(84)
面向性能化設計的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陳勇(86)
工程技術
連續特大剛構橋造橋機安拆及工藝應用 朱賀宇(89)
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及應用范圍 李成(91)
城市污水管網沉井頂管施工技術的應用 高曉明(93)
盾構隧道管片損傷規律與加固技術分析 唐闊(96)
基坑支護中預應力錨索的施工要點和質量控制 吳禹海(99)
隧道二襯縱向連續灌注施工技術 呂超(102)
排樁-內支撐結構在深基坑支護中的優化研究 崔博浩(105)
基于ANSYS的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的有限元模型
孫劍,吳是龍,張浩,等(107)
廢棄礦山高陡邊坡治理措施 吉星剛(111)
橋梁高強度螺栓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程玉琨,伊建軍,呂福鋼(113)
聲波透射法在工程樁基檢測中的應用 黎艷(116)
綜合論述
以認證手段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 寇月,周丹,馬海鋒(119)
建管協同的水利工程數字化管理效益評價 陳穎俊,施江峰,劉紫薇,等(122)
巖土工程中巖溶及土洞的工程地質特征 王勇(125)
基于DSM和BIM構建三維模型的研究 王小華(127)
數字化背景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設與改革 聶麗云,王超凡(129)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山區高速公路施工風險評估
楊莉婕,歐劍聰,朱珊瑩(131)
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性能與應用 陳國慶,楊延玉,裴海平(134)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裝配式鋼橋領域的應用 葉周靈,盧彭真(136)
管理研究
建筑工程造價的合理有效控制 劉尚東(138)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運用 蔚立嶸(140)
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邢松明(142)
現代數字信息化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 杜彩龍(144)
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分析 石雯慧(147)
地鐵工程降水施工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孫堅,唐浩(149)
淺析搭建多項目工程管理體系的策略 羅永毅(152)
綠色節能建筑設計階段成本控制 張寶杰(154)
基于數據挖掘的設備安裝工程造價預測與偏差風險
李丹平,張秀秀,王顯亮(156)
工程建設質量管理中的風險評估與控制策略 席永哲(159)
影響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因素及相關措施 王毅斌(161)
基于COWA法裝配式建筑質量影響因素研究
楊笛,崔茵茹琳,劉文軒,等(163)
建材資訊
第四屆江蘇建材行業十大科技人物事跡(之二)(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