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清,原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水泥分會副會長,鎮江市水泥協會會長,原鎮江市建材工業局黨委書記兼局長,現鎮江惠企暖企服務團長。在建黨104周年之際,這位80多歲退休老黨員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感悟深切,寫下1000多字的心得體會,現轉載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退休老黨員學習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深切感悟
周漢清
黨的十八大之后,2012年12月制定了一部黨的法規,中央八項規定從微觀層面抓細節,用具體規定立黨的規矩,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嚴謹細實的深刻轉變。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準確把握“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的深刻內涵,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八項規定以其雷霆之勢,重塑了黨風政風,更重燃了人民心中久違的信任之火。作為退休干部,重溫這些規定,更覺其如明鏡高懸,照見初心,也照亮我們繼續前行的路。
一、民心為證
猶記八項規定甫一出臺,恰似一道醒世驚雷!過去那些曾被視為“官場慣例”的繁文縟節、鋪張浪費之風,被明確劃定為不可觸碰的紅線。從“舌尖上的腐敗”到“車輪上的鋪張”,從“會所里的歪風”到“節慶里的奢靡”,皆被嚴肅整飭。黨中央決心從細微小節做起,一件接著一件抓,一年接著一年治,黨風政風為之一新,社會風氣亦為之一振。如今,公款吃喝的喧囂已漸成歷史,迎來送往的虛禮也悄然消隱。作為一名退休干部,我由衷感慨:八項規定以清朗之風滌蕩了積弊,真正實現了“徙木立信”的政治承諾,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熱望的土壤之中。
二、退休不褪色
八項規定精神的學習,對我等退休干部而言,絕非“船到碼頭車到站”的過場,而是終身必修的課題。退休身份雖變,黨員的責任與紀律的標尺卻永在。我們雖已離開具體崗位,但一言一行仍關乎黨的形象。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 “退休”二字,褪去的只是職務身份,褪不去的是黨員本色與紀律約束。日常生活中,我堅持遠離與身份不符的高消費場所,絕不利用昔日職務影響為個人或親友謀取不當便利。對各類打著“感情聯絡”、“工作支持”旗號的宴請饋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堅決拒之門外。在涉及社會事務、鄰里糾紛等場合,亦謹言慎行,恪守公序良俗,自覺維護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我深知,唯有以恒常之心守住小節、管住細微,方能真正護住晚節,不負組織的培養與人民的信任。
三、言傳身教
退休干部的價值,不僅在于自身的清正,更在于將寶貴經驗與精神財富傳遞給后來者。八項規定精神的學習與踐行,為我們提供了最生動的“傳家寶”。我常與年輕干部交流,以親身經歷講述作風轉變之艱難與成效之珍貴,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容不得半點松懈。對于身邊同志或年輕后輩中可能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敢于及時提醒,善意引導,幫助他們系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在家庭中,我更是將八項規定精神融入家風建設,時常告誡子女親屬:“清廉”二字,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的根基,亦是家族長久的福澤。要他們務必珍惜當下清朗環境,靠真才實學立身,憑勤懇勞動持家,絕不可存“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非分之想。通過言傳身教,努力讓八項規定所倡導的清風正氣,在下一代心中生根發芽,成為抵御歪風邪氣的堅固堤壩。
四、使命在肩
重溫八項規定,猶如重讀一部自我革命、永葆生機的宣言書。它深刻地啟示我們:作風建設絕非一時之功,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作為退休干部,我們雖已卸下工作重擔,但黨員身份永在,初心使命永恒。八項規定精神,就是我們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標。
我將時刻以八項規定精神為鏡鑒,常拂思想之塵,常懷敬畏之心,在安享退休生活的同時,始終以合格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我將繼續發揮余熱,做八項規定精神的堅定擁護者、自覺踐行者與積極傳播者,為維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為鎮江很有前途、為鎮江經濟建設繼續做好惠企暖企服務工作,使鎮江水泥企業跟上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盡己所能,貢獻一份永不熄滅的光和熱,為黨的偉大事業添磚加瓦,永葆共產黨員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