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是我國第100個“國際勞動婦女節”,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第八屆全國建材行業十大女杰評選結果正式揭曉!“全國建材行業十大女杰”評選活動始于2009年,由《中國建材》雜志從全國建材行業女性企業管理者、協會組織工作人員、科技人員、一線工匠中遴選產生,每兩年一次,旨在展現行業杰出女性風采,樹立行業先進榜樣典范。祝愿每一位女性都能精彩綻放!
詹艷景 以“大財務”觀 探索央企資產管理新路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工作期間實現了中國建材集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并助力集團在抗擊新冠疫情、改革創新、數智轉型、穩鏈固鏈等大戰大考中取得全面勝利,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從中央精神和企業戰略出發,狠抓財務管理體系建設,聚焦資產質量提升和財務信息化建設,對各項重點工作親自抓、深入抓,開創性提出資產質量管理思路,并持續探索創新資產管理評價方法,集團資產質量提升初見成效。策劃并全程參與財務信息化、司庫體系建設專項工作,推動集團信息化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對成員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指標進行全面分析優化,實現了“一企一策”。通過有效的風險防控和頗具前瞻性的戰略決策,債務風險管控成效入選國資委專題簡報推廣的優秀實踐案例,資金管理再上新臺階。持續創新財務人才干部交流輪崗機制,財務協同能力不斷提高,集團“大財務”觀全面形成。
陳先輝 樹立建陶行業 數字化轉型標桿
新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副總裁。作為黨委書記,始終把黨的指導思想作為企業文化核心,通過黨工團婦一體化建設,讓一股股“紅色動力”驅動企業行穩致遠。新明珠自2017年起開始實施以“戰略引領、文化驅動”為引動力,以“智能制造、互聯網+、品牌升級、管理升級”為路徑的發展戰略,五年來,通過在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方面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所獲成果得到了國家及省市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也錘煉了數字化的人才隊伍和包括她在內的具有數字化決策力的領導集體。在企業數智化建設中,積極學習和剖析跨行業企業成功案例,按照集團戰略部署搭建新的信息技術團隊,先立后破,圍繞“卓越制造、全場景客戶價值的打造、業務模式創新”開展工作,合力創建筑陶瓷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合力研發行業首個AI智能質檢系統;自主開發“明珠家世界”系統、DIM供應采購系統、數字化辦公系統,搭建技術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成功實現業務協同、全業務鏈的數字化運營,在業內樹起標桿。
洪愛萍 用產品技術管理創新 為企業發展賦能
江蘇福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致力于科技產品創新,組織成立公司科技創新領導小組并任組長,與多所院校展開科研合作,實施了“一種基于智慧城市節能自潔中空玻璃的研發”、防火門窗系統中“基于自閉救護裝置的設計研發”以及具有開創性的“超薄型復合防火玻璃”等科研合作項目。
積極組織開展技術創新,自主開發設計、生產、安裝全套防火玻璃防火液智能自動化攪拌、灌裝生產線,建成了智能防火玻璃生產線及自動控制系統,提升了功效,節約了材料。加大對隔熱、非隔熱、節能防火玻璃及防火門窗系統的研發,研發了防火玻璃、電梯防火玻璃、冷月光玻璃、熱鏡節能玻璃等新產品。
著力于企業管理創新,提煉出“基于精益理念的五項考核管理”標準化工作法,課題獲2020年度江蘇省創新管理成果二等獎。踐行“以好的人品做好的產品”的承諾,將文化創新與企業發展、生產經營工作緊密結合。引領企業跟隨國家產業方向,著力創建綠色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張洪梅 從單一到多元 全方位打造一流生態環保企業
春江集團董事長、衛輝市春江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她的經營下,春江集團從單一的水泥生產企業,成長為集建材、旅游、金融、電力、新能源等多元化、綜合性集團公司,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積極推動集團戰略轉型升級和產業拓展,為集團建立了“嚴于國家標準、高于行業水平”的建設標準,將綠色生態貫穿于企業戰略拓展、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全要素,著力打造新型綠色產業板塊,全面推進光伏發電、抽水蓄能等清潔綠色能源項目,全方位打造一流生態環保企業,實現了社會責任、生態效益與企業發展的有機融合、全面過硬。
始終致力把黨建深度融入企業管理,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和思想保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倡讓員工與企業共享發展成果。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個人捐款達千萬元,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帶動百姓增收致富,用心塑造公司良好形象。
李 鶴 高質量服務首都 “四個中心”功能建設
北京金隅天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響應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一手抓老廠騰退、員工安置,一手抓新廠建設運行,短短3年時間快速完成達產任務。帶領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從現代化企業治理、體系化管理、品牌建設、人才梯隊搭建、信息化建設和數智化轉型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建設完成全國領先的板式家具數智化4.0生產線項目,著力搭建國內同行業首創數字化技改實木生產線;開發超低能耗建筑用新型節能門窗。
2022年,金隅天壇家具公司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生活家具供應商,高質量完成冬奧會43個場館27個品類21.2萬件家具產品供應和幾十個國際要客區禮賓家具展陳服務。
新冠疫情期間,帶領公司深度參與北京各區域應急防控搶險建設,為多個區域部分市屬方艙醫院緊急提供防疫床、柜、桌椅等家具。深入研究北京城市更新政策清單,形成老舊小區改造整體解決方案,助推北京城市更新、“博物館之城”建設以及中軸線申遺。
孫玉霞 專業、熱情 “守護”中國玻璃展
北京中硅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帶領工作團隊堅持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辦展理念,不斷提升中國玻璃展的品牌價值,全方位展示全球玻璃行業創新發展成果,中國玻璃展已發展成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知名專業展會,成為推動我國玻璃行業技術進步、國內玻璃企業快速成長和創立自主品牌的重要平臺,是中國玻璃行業最具商業價值的展覽、技術交流和經貿洽談平臺,被國際咨詢機構作為評估玻璃市場發展的重要依據。
中國玻璃展辦展期間,她加強監管,勇于擔當,及時果斷處理現場問題,保證了展會順利舉辦。每屆展會前,她反復與參展商溝通,最大限度提高展館利用率,使更多中小微企業參展。2021年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大、國內外參展商退展和展會延期的嚴峻形勢下,帶領工作團隊逐一與參展商溝通,積極采取措施幫助中小展商渡過難關,在招展、展商服務、展會安保、疫情防控、現場管理、技術講座、科普等方面開展了創新性工作,保障展會成功舉行。
許 越 為我國首個全流程 智能水泥工廠定制“大腦”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裝備管理部部長。
主要負責海螺水泥裝備運行管理、新建生產線建設和技術改造,以及袋裝水泥自動裝車系統、跨帶分析儀檢測等智能化系統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廣等工作。
參與和主持了5000t/d新型水泥干法生產線MF4531立磨、JLP400立磨減速機以及12000t/d線CK490立磨、JLW730立磨減速機和Φ6.2m回轉窯等大型水泥裝備國產化工作。推進精細化管理,重點對回轉窯等水泥生產線主要設備共性故障進行梳理制定預防性措施,近年來公司機電故障以近50%降幅連續下降,運行質量得到大幅提升,涌現了一批連續運行超過365天的生產線。重視生產線智能化建設,牽頭建成設備管理及輔助巡檢系統、智能化驗室系統、全流程無人裝車系統等,在全椒海螺打造了國內首個全流程智能工廠。
2022年獲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技術進步類三等獎。牽頭攻關的首套國產化智能質量控制系統研發,經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項目成果鑒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劉 芳 不畏高原 敢打硬仗 讓“神鷹”翱翔天地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帶領中復神鷹立足自主創新,致力于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強化科研力量建設,實現了國產碳纖維規模化生產,滿足了國內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應用領域對國產碳纖維的需求,保障了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深入開展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健全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完善科技激勵機制,強化了公司專業技術力量儲備。
為進一步緩解國內碳纖維自主保障的緊張局面,帶領公司在青海省西寧市啟動建設“年產2.4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2021年9月一期項目西寧萬噸碳纖維生產基地竣工投產,同時也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基地。項目順利投產后,滿足了航空航天、氫能、光伏、風電等領域對國產碳纖維的高端需求,進一步加快了我國高端應用市場的碳纖維國產化替代進程。積極推動公司改革創新,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碳纖維企業。“十三五”期間公司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12%,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增長近一倍。
莊琴霞 以特色黨建工作凝聚合力 推動企業改革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深耕風電葉片領域多年,將黨的先進理論與公司經營發展充分結合,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公司生產經營工作中,將黨建工作與公司發展扎實結合,創新工作思路,凝聚公司合力,推動改革發展。
圍繞公司生產經營,在強化黨的建設、嚴肅黨內生活、培養人才隊伍、鼓勵研發創新、拓展外部市場、豐富職工文化等方面開展工作。根據公司實際找準黨的建設發展定位,推動特色化“聚能先鋒”黨建品牌的建設實施,推進公司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創新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培養和考察,使黨員及業務骨干在思想觀念、業務素養、技術水平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充分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推進風電葉片產業海外布局和市場建設,完善國際體系建設。助力公司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形成防范風險、高質量發展的保障能力,推動董事會與黨委同頻增益,與經理層形成合力,助力葉片產業高質量發展。
任雪紅 突破傳統 為新型低碳水泥熟料體系發展作貢獻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水泥化學與房建材料研究所所長。
主要從事新型低碳水泥熟料及人工智能(AI)大數據應用技術開發方面的工作,主持或參與20余項科研項目/課題的研究,成功揭榜2021年度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揭榜掛帥”項目。依托上述科研課題,她闡明了原料特性差異及其對熟料燒成的影響,攻克了摻雜穩定C3S高介穩晶型提升熟料強度的高膠凝熟料技術,并在多條水泥生產線推廣實施;研發了熟料等建材產品的無標樣定量分析技術和硅質原料優選技術,廣泛服務于相關企事業單位;突破傳統試驗研究方法,將材料基因工程融通人工智能技術,率先開展了基于機器學習方法的水泥熟料性能預測研究,開發了水泥熟料性能預測及控制提升技術。相關成果為發展可規模化應用的新一代低碳水泥熟料體系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中方青年代表,受邀參加中英“低碳水泥與混凝土技術創新”雙邊研討會、第十屆水泥與混凝土國際會議等,并作邀請報告。